杨刚先生上世纪六十年代就读于中央美院附中,那时招生数量非常少,当时的美术教育也与现在不同,学生们造型艺术基础非常扎实。
中央美院附中毕业后,杨刚到内蒙古工作。通过后来的艺术成就看,虽然杨刚在内蒙古只有几年时间,但对他的人生和艺术影响是长远的、根本性的。中央美院附中的理论学习和在内蒙古的深入生活结合在一起,我们从他的画里看到了一种宏大的、雄伟的、辉煌的气势,在他的性格中也看到丝毫不抱怨的沉静气质,他非常有自己的看法,但很少通过言说来表达,而是诉诸绘画,塑造了宁静的但又欢快雄伟的风格。与当时的“伤痕美术”相比,杨刚没有激进的、社会批判的表达,而是表达对人与社会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,将此通过一种宏大叙事表达出来,这些作品即使是细节的呈现,也透漏出辉煌的气势。这些品质对他后来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1978年,杨刚先生考入中央美后第一届研究生。这些艺术家我们都很熟悉,一共才招了几位同学,万里挑一,后来都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名家。杨刚在这一届同学中的创作非常有代表性,体现为他并不仅仅遵从传统,而是从传统出发走向现代的艺术表达。他的艺术探索和当时的时代精神也非常契合,改革开放需要探索创新。艺术如何实现现代化,如何适应新的时代,这是杨刚当时艺术创作的主要命题。当时杨刚创作的样式主要是通过形式的变迁来体现艺术上的创新。
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,杨刚的变一方面体现在媒材上,一方面体现在形式上。前者体现在,他不仅仅画速写、油画、工笔,而且还创作水墨。后者体现在不仅仅遵从形式上的写实,二是转化为一种形式构成。通过其创作,可以看出他对全球范围内早期现代艺术的融合,特别是立体派的构成因素在其绘画中体现的非常明显。另外一个因素是表现性,他在水墨这一传统样式中融入了立体派的构成和变现性的情绪表达。这三者的融合,形成了杨刚独特的艺术面貌。看完“自由长旅--杨刚艺术展”,感觉杨刚的艺术创作道路和其性格贴切,和时代的精神发展也契合。这种融合,共同塑造出了杨刚艺术的时代感。
2000年以后,杨刚的艺术创作又达到了新的高度。在艺术创作中,他不是搞噱头,而是稳扎稳打,通过审美和形式两方面共同变迁与融合,追求新的格局和表达方式。他又重启油画创作,一手油画,一手水墨,创作齐头并进,对形式的控制越来越强,可以说达到了多一笔太多、少一笔太少的境界,在中间达成了一种完美。这种完美又和他的内蒙古题材融合在一起,塑造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,也为时代注入了新的审美内涵。
(作者:盛葳,《美术》杂志副主编)
附:杨刚部分代表作品
打靶归来,1974年,油画
到政治夜校,1975年,工笔
男牧民像,1977年,30x21.5cm,油画
男牧民像,水墨,41x26cm,1978年
新娘别慈母,1977年,速写,此作是杨刚《迎亲图》的原型
杨刚的敦煌临摹,1978年
杨刚的敦煌临摹,1978年
迎亲图之一客自远方来,1980年,工笔
迎亲图之二新娘别慈母,1980年,工笔
迎亲图之三宴罢归旗动,1980年,工笔
迎亲图之四余兴满山川,1980年,工笔
杨刚西双版纳写生,1978年,速写
杨刚西双版纳写生,1978年,速写
套马图,1982年,48X68CM,工笔
韭菜花,1982年,25X77CM,工笔
女儿周岁,1984年,59X33cm,水墨
三种婚礼,67x160cm,1996年
哥萨克头像,66X41CM,1996年
锡林浩特往事,140X180CM,2000-2018年,油画
皇城遗韵,2003年,90X179CM,水墨
八十七神仙卷,2002年,水墨,尺寸不详
古战场,2001年,57X97C,水墨
傻小子在草原之冬天,2003年,油画
轰,2004年,89X146CM,水墨
牧民,2004年,尺寸不详,水墨
满都宝力格牧场写生,1999年,尺寸不详,油画
莽原奔马,2001年,尺寸不详,2001年
乌珠穆沁马倌,2003年,油画,尺寸不详
饮马黄昏,2003年,尺寸不详,油画
皇城遗韵,26X40CM,2004年,油画
套马,2004年,油画,尺寸不详
自由长旅,2006年,75X60CM,油画
冲向终点,2012年,81x76cm,水墨
高山滑雪,2014年,尺寸不详水墨
古战场,2015年,43x77cm,水墨
石狮,2015年,99x167cm,水墨
望烟归,2015年,33x44cm,水墨
冰雪那达慕,2016年,,水墨,尺寸不详
登上山顶,2016年,99x158cm,水墨
苍茫大地,2016年,74x98cm,水墨
欢乐颂,2017年,100x367cm,水墨
乌珠穆沁大马群,2018年,128x323cm,水墨
迎亲图,油画,2019年,140X180CM
转自: 亦中亦西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